你的莫名情緒都是你的選擇�
國家二級心理師成向東�
這么逼真的情緒居然都得不到父母的可憐。情緒是一個手段,但是這個手段是你意識不到的,是抑制對方繼續給自己做什么事,就告訴對方我有情緒了,我的情緒很強烈了,你制止對方,所以我們用很夸張的情緒表演�
有時候孩子的情緒能到什么程度了?要死要活的那種,有的人撞墻,有的人摔凳子,有的人砸電視,抑郁情緒或內耗。比如說我想不通一件事情,然后自己就是在家一個人待或者是不跟人說話的時候就會很難受,情緒反復的就反撲,就是可能過一會好了,然后下一次遇到這個事可能情緒開始反撲,記憶的東西在作祟�
就像你演個電影一樣當電影演員,你要進入這種角色的時候,你要想想演的好演的逼真的話,你會反復揣摩這個人物和情緒,他反復揣摩的多了以后他就出不來了,就進入那個對他,他就好像在他在有時候自己跟自己沒有觀眾的時候情緒也會出來的�
那這個出來是給誰看的?是給自己看的,給自己看的就是自己的演技如何,醞釀情緒。有時候自哀自憐,就自哀自憐說我多委屈,就是好像憋那個委屈一樣,就那種感覺就出來了,你自己都不覺得挺好玩,但是這一切都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就這么玩,越玩越熟悉越玩越好像醞釀�
有時候玩做一些工作呀玩些游戲呀,做自己想做的事忘了眼了,就沒那些情緒了。一旦坐那了又琢磨情緒的時候,其實也有煩吧,你聽見那個父母在那又說自己了,進入那個狀態,對好像就是像循環一樣,對自己在演一個角色�
我說了對抗父母,就是讓父母讓你情緒失控,本來是一種手段,后來演繹成自己習慣了,越來越逼真。這么逼真的情緒居然都得不到父母的可憐。我跟你講,父母還視而不見,難道我演的不像嗎?我們繼續演,就是你在演一種可憐狀態,就你別欺負我了,這也是一種手段�
有時候我們在生活常識,有個小生活常識,如果別人碰瓷的時候,其實對這個人有點怨言了,別人其實沒咋地動到你也沒咋,這個事也無所謂,但是你就會演到夸張,哎呀疼的不行,哎呀啊其實你要說不疼他也不疼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