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人活得別別扭扭,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對自私過于羞恥,害怕不能成為別人心中的好人�
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,自私往往被視為一種負面的品質,與無私、善良等美德相對立。然而,在現實生活中,適度的自私卻可能是我們在余生活得體面的關鍵�
01
一個同事昨天講了一件事�
她跟同學合租了一套房子,但這同學經常揩她的油�
我同事剛買了一包口罩,她直接撕開就拿走了兩個,“我沒口罩了,借我兩個。�
牙膏用完了,她也不買,拿起我同事的牙膏就擠�
看見我同事桌上的零食,她也不征求同意,直接拿過來就撕開吃�
這樣的事情很多,弄得我同事很不開心,
“直接說她吧,顯得我斤斤計較、小家子氣,
但不說出來吧,心里又覺得特別憋屈。�
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句話:“許多人活得別別扭扭,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對自私過于羞恥,害怕不能成為別人心中的好人。�
所以,今天我想講一個話題:自私是一種最被低估的美德�
02
先講一段作家三毛的經歷吧�
三毛去西班牙留學時,父母一再叮囑她:“凡事忍讓,吃虧是福。�
于是在宿舍里,三毛總是搶著做事�
結果三個月后,她變成了女傭�
“三毛,幫我洗下床單。�
“三毛,我要約會,穿下你的裙子。�
“三毛,屋子臟了,怎么還不打掃?�
………�
“我凡事忍讓,爭著做事情。結果我變成了一個很便宜的人。�
終于有一天,三毛火山爆發了�
那一天,一幫女生喝酒之后,在寢室橫七豎八,吵鬧不休�
三毛多次勸說,但沒人理她�
結果害得三毛被查夜的院長大罵一通�
三毛火了,抓起掃把,對著酒鬼們一頓亂打,有人沖上來抱三毛,三毛伸手就是一個耳光。有人沖過來拳擊三毛。三毛沖她胸部就是一腳�
………�
事后,三毛既不懺悔,也不道歉�
“但奇怪的是,從此那些同學就反過來拍我馬屁了。�
三毛早上起晚了,室友打好了飯�
三毛洗了頭還沒擦干,就有人問:“我來替你卷發好不好?�
心理學者張德芬說:“個體與個體之間,常常是彼此吞噬的關系。�
如果“我”不夠硬,沒有一點攻擊性,就很容易被“他人”吞噬�
所以,遇到過分的人和過分的事時,我們一定要敢于表達憤怒�
當別人感知到你不好惹時,你反而容易得到尊重,也容易收獲好的關系�
“渾身都是刺,別人才會照顧你的感受。你軟綿綿的是人都想揉一把,多舒服。�
為什么說自私是一種被低估的美德?
因為做人“自私”一點,你就可以減少90%的煩惱�
老好人就是韭菜�
03
適度自私,是一種正確的生活方式�
心理學家弗洛姆曾說:
“愛人,當從愛自己開始。不懂愛自己的人,絕不會真正地愛他人。�
一個人的雙腳只能支撐自己的人生,如若加碼,則寸步難行�
不背負他人過多的期望,好好做自己,我們才能更好地愛這個世界�
蔡康永在《為你自己活一次》里面說�
“從小到大,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,你要懂事,你要忍耐,你要懂點人情世故。卻沒有人告訴你,你要高興,你要做自己,你要為自己活一次。�
之前papi醬在一檔節目中,做了一個親人的排序測試�
她把自己排在第一位,其次是伴侶、孩子和父母�
有人說她自私,但是我很佩服她的勇氣�
她說:�
首先你陪著自己的時間是最長的�
之后的一生,你跟你的老公一起過�
孩子和父母,你只能陪他們走一段路,剩下的路還是需要他們自己走。�
誠然,老公、孩子、父母只能陪伴我們一段路程,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終身的相伴者�
所以,人這一生,要學會為自己負責,適度地“自私”�
04
關于“利己”“損人”,
易中天做過一個排列組合:
1、毫不利己,專門利人�
2、毫不利人,專門利己�
3、為了利己,不惜損人�
4、只是利己,并不損人�
5、既不利人,也不利己�
6、既不損己,也不損人�
7、利人利己,人己兩利�
8、害人害己,人己兩害�
9、損了別人,沒利自己�
10、毫不利己,專門害人�
這么多項選擇�
我們應該怎樣取舍�?
易中天說了這樣一段話�
關鍵不在是否“利己”,而在是否“損人”�
不損人,就沒關系。既不利人,也不利己,不過是消極無為�
既不損己,也不損人,算是“安分守己”;
只是利己,并不損人,至少于人無害,又何必不寬�?
即便“毫不利人,專門利己”,雖然自私自利,也不必大加批判�
因為“利人”不可強求,“利己”則是天性�
從小到大,我們受到的教育都是�
“人不能自私。�
“你要大方一點。�
“你要學會分享。�
“吃虧是福。�
所以,“自私”在我們眼里,一直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�
但是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:“你可以自私,只要不損人就行。�
05
只有保持適度自私,才能在余生活得體面�
正如陳道明所言�
人生走到最后,最重要的不是子女和老伴,而是自己�
子女和老伴并不是我們生命中唯一的依靠和寄托,人最終要獨自去承擔生活的種種�
許多人活得別別扭扭,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對自私過于羞恥�
害怕不能成為別人心中的好人�
人這輩子要活得快樂,其實就得學會“自私”一點�
我說的自私,不是讓你枉顧道德,去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,而是要明白自私并不是件可恥的事情,然后守住自己的原則,學會取悅自己�